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正文
阿里地区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争先进2022年度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2-06-01 来源: 点击数: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之年,是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地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战略举措和“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要求。地委扩大会议提出了“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争先进”的目标要求,吹响了阿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争先进的号角,开启了阿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争先进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地委扩大会议和地委民族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聚焦“四件大事”“四个确保”,聚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实现“四个争先”,落实“12114发展思路,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和战略性任务,全面推进阿里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争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强化政治引领。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地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争先进”目标,更好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二、推进创建工作。按程序向国家民委推荐革吉县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做好阿里陕西实验学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复检工作按程序计划向国家民委重点推荐札达县底雅乡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向自治区民委推荐革吉县18家单位为自治区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模范单位创建地区纪委监委机关10家地(中、区)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为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革吉县19家为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改则县洞措拉雄公安检查站九进领域16家为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做好地区公安处6家单位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模范单位复检工作在树立典型上下功夫,深入挖掘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在打造亮点上下功夫,集中命名和表彰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上下功夫,巩固深化“九进”工作结合实际,打造阿里地区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争先进工作特色亮点,特别是把一批央企和便民服务窗口打造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范各县和“九进”牵头单位各打造1-2个有品牌、有特色、有亮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观摩交流模范点位。

三、实施“四大工程”“六项行动”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入脑入心工程,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学习读本》《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学习。实施“五个认同”增进工程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四对关系,不断增进共同性、尊重包容差异性,始终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工程组织实施阿里“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每年组织阿里和内地省(市)、兄弟地(市)青少年多种方式手拉手、结对子。组织实施阿里“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促进人员大流动大融居,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组织实施阿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采取有力举措,确保每年阿里籍高校毕业生在区外就业比例达到10%以上。实施模范区创建“九进”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创建条例、创建规划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全力推动模范区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进村、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连队、进企业、进景区、进家庭,实现“九进”领域模范区创建全覆盖。实施爱我中华“播种”行动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推广使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生读本(少儿版、青年版)实施“关键少数”带头示范行动各级领导干部心系“国之大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真正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维护者、促进者,更好担负领导责任、示范责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行动切实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在农牧民党员群众、寺庙僧尼特别是村(居)主干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社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行动把每个互嵌式社区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大力开展各民族结对帮扶、共度节庆等联谊交流活动,积极倡导各民族“歌同唱、舞同跳、节同过”,选树民族和谐街道(社区、家庭)典型。实施农牧区民族团结聚力行动通过丰富援藏内容、深化驻村工作、推进产业进村庄、组织群众走出去等举措,让农牧民群众对民族团结可感受、有动力、能参与。实施美丽边疆同心守护行动实施阿里地区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十四五”规划。认真落实边境建设攻坚期各项政策举措。大力实施边境党建红色长廊工程,深化“五共五固”广泛宣传卓嘎、央宗等爱国守边先进事迹。

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形成新格局研究制定专项组工作规则和专项组办公室工作细则持续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和噶尔县、日土县、普兰县、札达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深化边境四县民族团进步示范带建设,推动美丽边疆同心守护行动,在打造示范点上下功夫深入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实施模范区创建“九进”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创建“九进”实施方案、“九进”测评指标、“九进”牵头任务分解。不断健全完善地县两级模范区创建考评工作机制,对考评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加大宣传教育重点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地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依托地委党校理论学习主阵地,组织各级各类干部加强教育培训针对党员干部、群众、青年、少儿等不同群体,使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民族团结进步四个通俗读本建强网络阵地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上宣传教育深化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跃上新台阶。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教学和办学治校全过过程丰富教育内容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程,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体系着眼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青团(少先队)四位一体教育体系拓宽教育平台深化拓展“共铸师德师魂 为党奉献育人”教育系统党建品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结出新硕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举办“阿里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巩固深化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的中小幼一体化教育教学体系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入新阶段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广泛组织开展好与援藏省市中小学校“书信手拉手”活动在陕西、河北对口支援省市举办1次招商推介会,鼓励区外企业和个人赴阿考察投资挖掘选树5个多民族和谐街道(社区、家庭)典型,其中向自治区推荐2-3个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出新步伐通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取得新成效积极推进“八五”普法教育,大力宣传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每年对各级干部进行至少1次民族工作政策法规培训。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能力达到新水平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重大斗争,毫不动摇坚持中央对十四世达赖和达赖集团的定性,毫不动摇坚持中央对达赖集团斗争的方针,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置于首位,做到警钟长鸣、警惕常在,深入开展反分裂、反渗透、反自焚、防暴恐专项斗争,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打着“民族”“宗教”等旗号进行的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境外藏胞群体等团结争取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压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依法加强对互联网涉民族类话题管理,完善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联合引导管控机制、民族宗教类网站和新媒体审批管理机制,加强对有害信息的预置拦截和封堵删除,严厉打击利用网络挑拨民族关系、煽动民族歧视和仇恨、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提高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处置反制能力。提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建立健全由各级统战部门牵头,民宗、公安、国安、边境管理支队、教育、网信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处置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机制,每年召开2次专题联席会议积极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坚持“五个有利于”标准,以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为方向,大力实施教规教义阐释工程,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深入开展常态化“遵行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四史”、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教育。加强社会流动从事宗教活动人员和邻省藏区学经回流人员教育管理。

五、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 (党组)要落实民族工作主体责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摆在推进阿里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大局中统筹推进各部门要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宗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社会各界协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新格局。坚持新时代“四个特别”好干部标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重要内容。加强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和民族工作力量,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落实,确保民族工作有效运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西藏阿里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藏ICP备2023000077号-7,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西藏阿里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邮箱:alxwzx@163.com,信访举报电话:0897—2829944、0897—2827331 信访举报邮箱:xf289944@163.com   藏公网安备案号54252302000024